体制机制是宁夏发展路上最大的“拦路虎”,障碍一旦破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脚步必然更加轻快。日前,自治区党委、政府联合印发《关于印发用水权、土地权、排污权、山林权“四权”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改革的目标路径和重点任务,清晰勾勒出“四权”改革的路线图。
用水权改革重在“节水增效”
●目标路径
2021年,水资源“四定”指标体系和分区管控体系全面建立,工业用水确权全面覆盖、农业用水确权应确尽确,市场化交易平台建成运行、政府收储调节机制有效实施,水价和水资源税配套改革基本到位,高耗水农业面积大幅调减,高耗水工业得到有效抑制
2022年,水资源市场交易活跃,优化配置效益全面显现,用水效能流域领先和监管水平全国领先,建成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示范区
通过开展用水权改革,“十四五”时期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1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
●重点任务
优化分配用水量、精准核定用水权、合理确定用水价、构建市场化交易机制、建立监测监管体系
将黄河水、地下水、地表水、非常规水等水资源合理分配到各市县,建立总量控制、指标到县、分区管理、空间均衡的配水体系
各县(市、区)将农业用水权逐级分解到乡镇、村组和干渠,确权到有效计量最小单元
工业企业根据项目水资源论证核定水量,一律到市场购买用水权,并以此办理用水权确权凭证
坚持资源有价、使用有偿,推动用水权商品化,实行用水单位有偿取得用水权,不免除其依法缴纳相关税费义务
土地权改革重在“盘活增值”
●目标路径
2021年,基本完成区、市、县三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农村土地确权实现应确尽确,建立自治区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建立健全国有建设用地一、二级市场,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3%
2022年,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基本建成,农村土地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带动农民财产性收入明显提高,市场机制对国有建设用地的优化配置作用明显增强,土地权改革红利充分显现
2025年,基本建立现代化土地市场和治理体系,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15%,土地综合利用效益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走在黄河流域省区前列
●重点任务
加强用地规划管控、深入推进土地确权、有效盘活土地资源、构建城乡统一用地市场、创新市场供地机制、提高用地效益、提升土地权交易监管水平
编制完成区、市、县三级贯通的国土空间规划,划准划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明确各类土地类型、用途、边界
县乡国土空间规划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村庄规划安排不少于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为重点产业发展、重大工程项目、生态保护修复等预留弹性空间
“十四五”时期力争通过土地整治完成30万亩新增耕地纳入国家统筹,开展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1.5万亩,实现省域间土地与资本互换增值
排污权改革重在“降污增益”
●目标路径
2021年,全面启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改革。2022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排污权许可确权、有偿使用、市场交易、监测监管等制度机制和政策体系。通过两年努力,实现污染因子、市场区域、行业类型“三个全覆盖”
●重点任务
精准核定初始排污权、合理确定排污权基价、实行排污权有偿取得、构建排污权交易机制、建立排污权调控机制、创新排污权抵押融资、规范排污权交易行为、完善排污监管体系、协同开展碳排放交易
各地排污许可总量不得突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上限,各排污单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不得超过排污许可量
排污单位通过淘汰落后过剩产能、清洁生产、污染治理、技术改造等措施减少的污染排放量,形成可交易排污权入市出让
环境质量未达标的地区,不得进行新增本地污染物总量的排污权交易
向重点排放单位分配规定年度的碳排放配额,监督企业开展配额清缴,组织二氧化碳重点排放单位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山林权改革重在“植绿增绿”
●目标路径
2021年,全面推行山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实现林权类不动产应登尽登,赋予经营权抵押融资等权能,山林权交易全面有序开展,涉林生产要素不断汇集,林长制、山长制全面实施,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效应初步显现
通过山林权改革带动森林覆盖率快速提升,到2022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8%,2025年达到20%
●重点任务
推进山林地确权登记、放活山林地经营权、建立市场交易体系、建立市场化植绿增绿新机制、健全林业服务管理体系
2022年底前建成林草资源综合管理服务系统,统一界定林地、草地等山林资源地类和界线
对整村移民迁出区的集体山林地,收回原山林地承包经营权,依法依规公示注销迁出农户持有的林权证、草原证,就近划归国有林场或新建国有林场(工作站)管护
在自治区和五个地级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县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统一开展交易,构建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服务高效的“1+5+22”市场交易体系,让市场主体就近、便捷、高效开展交易
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重点发展林下经济和林产品深加工业,构建横向拓展、纵向延伸的林产业发展格局,提高林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林业就地增值增效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