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高家村结米村民小组(白龙山西侧),坐东向西,三面环山,距东山镇政府驻地1千米。为纪念和缅怀革命先烈,东山镇党委、政府在曲靖市原滇黔桂边区老干部联合会的积极倡导和支持下,于1998年12月26日在东山镇镇政府东北面的花果山上,正式开工修建该纪念碑,1999年4月5日举行落成典礼仪式,后因地质变化碑身受损,于2003年8月迁址高家村结米村民小组白龙山西侧。纪念碑为三角形锥体砖混建筑,高19.48米。
麒麟区东山镇,解放前是陆良县的丰华乡、东宁乡和曲靖县的部分山区,处于曲靖、沾益、陆良、富源、罗平五县交界地,是中共云南地下党滇东3个地委领导下的3块重要游击根据地之间的结合部。1947年11月下旬,中共陆良特支派特支委员杨守笃带领殷世耕、肖鹏等党员干部到丰华乡(现麒麟区东山镇),利用上层关系去做原保长张定国等人的工作。后来张定国参加了革命,开始组建联防队。
1948年3月,陆良特支决定以张定国掌握的联防队为基础,正式组建一支由党组织直接领导的脱产游击队(有100多人枪)——东山游击大队(三支队的前身),由张定国任大队长,杨守笃任书记。东山游击大队的诞生,标志着曲靖县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开始。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东山区武装斗争的革命烈火越烧越旺,各地联防武装、游击队纷纷建立,共有20个大队,59个中队,2000多人。1949年3月,边纵第三支队进入普冲(东山)区,将比较精干的张定国大队、吕云聪大队、李全寿大队、杨继忠大队分别编为第一、二、三、四大队,共1200多人,统称东山游击大队。为使4个游击大队做到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任命杨宇春为总指挥,张定国为副总指挥;1949年5月9日,东山游击大队参加陆良游击团,编为陆良游击团的直属大队;1949年8月,部队进行第三次整编,陆良游击团正式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边纵第二支队护二团,东山游击大队编为护二团第二营,直到1950年4月。
东山革命根据地历时三年的革命斗争,波澜壮阔,艰苦卓绝,战果辉煌。迎战了国民党193师557团、89军、第8军及地方武装的疯狂“扫荡”和镇压,共进行大小战斗50多次,歼敌266人,缴获各种0248支(挺)。人民军队发展壮大,有游击主力部队2000余人和民兵1.2万余人,保卫和扩大了根据地,建立了1个区、6个乡和52个村的党组织和人民政权组织,为滇东地区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人民解放事业中,东山区委书记吴惠民等107名革命先烈光荣捐躯。 1999年8月,东山镇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批准为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
2006年6月13日,被命名为曲靖市第二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曲靖三元宫“红军长征过曲靖”纪念园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西城街道西山社区下西山居民小组。
1935年4月23日,中央红军由贵州进入云南境内,27日,红军先头部队推进至离曲靖西山三元宫约1千米的关下村时,截获了国民党云南省主席龙云派往贵州的一辆军车,缴获了二十余份云南-和云南白药、宣威火腿、普洱名茶等物品。当天下午,红军总部宿营三元宫。在此,朱德总司令先后向一、三、五军团-发出《我野战司令部已抵曲靖西宿营》《关于各军团二十八日行动部署》两份电文。当晚,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在西山三元宫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张闻天、王稼祥、博古、陈云、李富春等中央领导,中央军委纵队作战科参谋孔石泉、王辉、吕黎平以及第二局局长曾希圣列席会议。会议正确分析中央红军所面临的形势,采纳了红一、三军团-的建议,决定放弃原定在滇东的不利决战和回黔开展局面的战略方针,确定向西转进,迅速渡过金沙江,到川西建立苏区的新的战略方针。从而使红军一方面军及时摆脱了“沾益不能克、曲靖打不下”所面临的平坝地区无险可守、难以回旋的境地,为保存红军有生力量作出了重大贡献。西山三元宫会议,是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继遵义会议、扎西会议后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中央红军当时所处环境及敌我斗争形势,作出了西进北上迅速抢渡金沙江,到川西建立苏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保存红军有生力量,实行战略转移,顺利渡过金沙江,都具有重大的决定性的意义。
1996年10月,中共西山乡党委、政府投资8000元在三元宫前建立纪念碑,碑高1.935米、宽0.6米,碑心竖排镌刻“红军军委总部-宿营三元宫遗址”,碑背面刻有560字的碑文;碑座为四台阶八角形,每台高27厘米,表示1935年4月27日,头戴五角星八角帽的中央红军途径此地;塔顶由三面红军军旗图形组成,表示中央红军军委纵队和第三、第五军团三支部队同日都宿营西山乡境内,旗面长25厘米,寓意二万五千里长征。
由于年久失修,三元宫几成危房。根据市、区部分老干部的建议,2004年3月,中共曲靖市委主要领导带领市、区有关部门领导视察三元宫和关下村红军战斗遗址。尔后,召开专题会议,作出修复遗址、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决定,并确定修复方案。修复工程于2004年8月4日动工,2005年4月27日中央红军过曲靖70周年之际竣工。修复后的三元宫成为传承红军精神,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9年7月29日,曲靖三元宫“红军长征过曲靖”纪念园被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八塔台墓群
八塔台古墓群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驻地东十三公里处珠街乡董家村,珠江上游南盘江东岸,五台山脚。
山脚下伫立着八个形状不一,相依相伴的土堆。地处缓坡地带,由8个相傍而又独立的椭圆形封土堆组成,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据清咸丰二年《南宁县志》称,“八塔台在城东……汉诸葛武侯建以镇地脉。”这里说的意思是,当年诸葛亮挥戈征南至曲靖南盘江流域“七擒孟获”,在这里筑土设点将台,形似塔基,且有8个,便称“八塔台”。其实,从《史记·西南夷列传》看,“其旁(指滇国)东北,有劳浸、靡莫,皆同姓相扶。”珠街八塔即是支书所称的“劳浸、靡莫”聚居地。
1977—1982年,云南省文物工作队在曲靖文化管理部门配合下,对八塔台古墓群一、二号堆进行7次发掘。一号堆发掘完毕,二号堆发掘了一半,共发掘出各个时期的墓葬数百座,其中火葬墓304座,土坑竖穴墓220座,封土堆墓30余座,这些墓葬的形成年代远比诸葛亮生活的年代早,约为春秋时期或者更早。
从发掘的情况看,墓群类型多样,交叉堆积,互相渗透,形成了上自先秦时期,下至宋元明朝,长达2000余年的7米之高的文化堆积层。在春秋战国时期的30余座封土墓和土坑竖穴墓中,出土了一大批青铜时代的器物,这在云南青铜考古中尚属首次发现。已发掘的墓葬除5座土坑竖穴墓分布在一号堆外,其余的500余座均出土于二号堆约700平方米的面积内。这一面积仅是二号堆底部面积的一半。据考古工作者介绍,堆叠的形成原因是,最早的先民死后埋葬在此,形成高于地面的土堆,为封土堆墓群;其上又埋葬了土坑坚穴墓群;最后又埋上了许多的火葬墓。从当时发掘后的地层剖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馒头状的封土堆互相重叠,长方形的土坑墓又打破了下层的封土堆。现在已发掘的墓葬中,有30余座属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土堆,220座属战国至两汉时期的,304座则属宋、元、明时期的火葬墓。
上述发掘出土文物1000余件,有兵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品、乐器和货币等,包括青铜、铁、陶、玉、石等器物。器物中的兵器有刀、剑、戈、矛;炊饮器有鼎、釜、罐碗等;装饰品有镯、珠、扣饰;乐器有铜鼓、铃等。这些殉葬品的种类数量如此繁多,令人惊叹。在扣饰中有一件双牛浮雕,工艺水平极高,显示了滇东一代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
八塔台古墓群的发掘,证明了曲靖是云南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早在两干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人类已进人青铜时代,这里的人民便创造了灿烂的文化,2006年八塔台墓群作为唐至明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曲靖游击大队革命纪念园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沿江乡鸡街村朗目山上。
曲靖游击大队是在中共曲靖地下党直接领导下建立起来的一支革命武装。1945年6月,中共云南省工委派中共党员薛萃到曲靖中学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1947年8月,薛萃调离曲靖后,将曲靖中学地下党的工作交由陈亮负责。陈亮带领曲靖中学地下党组织,利用各种形式团结进步力量,发展党的组织,开始武装斗争的准备工作。他们在农村发展党员、建立据点、观察地形、开展-工作,为组建革命武装做准备。1948年秋,滇东一带武装斗争的革命风暴波及到曲靖城郊,国民党曲靖县政府慌了手脚,下令组建“曲靖县民众自卫总队”,各乡镇成立民众自卫大队,大队下设中队。曲靖中学地下党组织经过认真分析,决定利用这一机会组建革命武装,在青龙乡积极开展-工作,团结争取当地有社会名望的人士参加革命工作,利用其合法身份,组建革命武装。1949年初,驻沾益玉林山的国民党军第193师在曲靖城实行-,大肆搜捕中共地下党员。陈亮和其他党员采取措施撤出曲靖城,转移到农村据点隐蔽活动,使敌人镇压曲靖地下党的阴谋彻底破产。由于-工作的成功,“青龙乡民众自卫大队”基本掌握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手中,而国民党方面却加紧对地下党组织的搜捕破坏。在此关键时刻,党组织决定与敌人开展公开的武装斗争,经陆良县委同意,把即将起义的这支队伍定名为“曲靖游击大队”。1949年3月12日,曲靖游击大队宣告成立,并连夜出发,于次日胜利到达陆良龙海山游击根据地,5月6日与龙海山游击大队汇合。
曲靖游击大队从正式成立到曲靖解放,开展武装斗争历时一年。曲靖游击大队在活动区内,与各兄弟部队和地方工作队紧密配合,不同程度地打击和牵制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摧毁了一批反动基层政权,巩固和扩大了游击根据地,为曲靖人民的解放作出了贡献。
纪念园于1996年7月30日落成,主要由纪念亭、纪念碑、游击队战士浮雕所组成。纪念碑志记载着曲靖游击大队在中共曲靖地下党的领导下,组织武装斗争的历程及烈士名录。
5、潦浒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潦浒村(麒麟区第二中学大门内左侧运动场边)。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1支队15团按纵队的部署拔除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曲靖潦浒镇大恶霸、国民党曲靖县“民众自卫大队”大队长海中鳌(曾任国民党团长)长期盘踞的潦浒据点。该据点有反动武装200余人,由于距曲靖、陆良仅30千米,且两地均驻有国民党重兵。为此,支队司令部制定了“围点打援,以打援为主”的作战方案。后纵队司令部又制定了“攻点阻援,以攻点为主”的作战方案,支队司令部按此方案给各团部署战斗任务。其兵力部署是:15团强攻潦浒,16团伏击曲靖之援敌,17团阻击陆良之援敌。
9月11日拂晓,15团在陆良护乡团一部的配合下,对潦浒镇发起攻击,敌据碉顽抗。后我军组织爆破组用猛烈的炮火将敌据守的碉堡和寺庙摧毁,海中鳌乘夜率残部逃入曲靖县城,主攻部队亦撤出战斗。此次战斗共毙敌10多人,伤敌16人。边纵1支队牺牲5人,伤11人。此战之前,陆良东区革命游击大队曾经攻打该据点时牺牲7人。
为缅怀12位革命烈士,继承和发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1996年4月4日,中共越州镇委员会、越州镇人民政府在麒麟区第二中学(原潦浒中学)大门内左侧运动场边建立革命烈士纪念碑。
6、爨宝子碑
爨宝子碑位于曲靖市第一中学内,全称为“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碑”。俗称小爨碑,碑为长方形,额半圆形,高1.83米,宽0.68米,厚0.21米。 此碑立于东晋大亨404年,全碑共计388字,记述了爨部首领爨宝子生平事迹。碑文字体是从隶书向楷书过渡文体,古朴浑厚,对研究汉字有较高的价值,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另外,此碑对研究云南地方史也具有重要价值。国务院于1961年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 通: 到达曲靖后,步行至第一中学院内即可。
7、澡塘坡战斗革命烈士陵园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三宝镇五联社区周家厂居民小组西南边的老虎山巅上。
1949年9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第一支队16团和2支队护乡团3营8连(原曲靖游击大队)奉命在三宝镇澡塘坡、老虎山阻击国民党26军4个加强营增援潦浒之战。当时敌强我弱,阻击战非常激励,打退敌军多次冲锋,未使敌军增援得逞,共击毙敌人50多人、击伤50多人,我军牺牲20多人、负伤10多人,战斗至深夜,敌军退回曲靖城,16团撤离阵地,向龙海山根据地转移。
为缅怀阻击战牺牲的烈士,1990年8月21日经原县级曲靖市人民政府批准,三宝镇人民政府在老虎山建立烈士纪念碑(碑高12米,碑座为三级,塔身成梯形,塔尖有一红色五角星),于当年11月30日落成。1997年8月23日,三宝镇党委政府又投资数万元将烈士纪念碑增高翻新,为22位(其中3位无名)烈士分别竖一石碑,垒一冢墓,镌刻烈士名录。重建后称“边纵澡塘坡战斗烈士陵园”。
现为三宝镇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8、曲靖麒麟公园
麒麟公园位于曲靖市中心。公园建于1983年,占地150亩,正门高大雄伟,气宇轩昂,富有民族特色。园内亭、台、楼、榭等建筑古色古香,布局精巧雅致,充满魅力。湖心有东岛、湖心岛、梅花岛三个主要景点,是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麒麟花园,是麒麟城的中心,麒麟城的主要街道都是以该花园的方位命名的,麒麟花园是一个圆型花园,景色十分秀丽,尤其秀丽的,是该花园的主角---麒麟仙子所赋以麒麟人的美丽传说---远古时代,曲靖城大旱,曲靖人民处在了非常危险的边缘,正在此时,一位美丽的仙女骑一头怪异动物临空而将,洒下了一场大雨,曲靖获救了,后来得知,仙女所骑怪兽正是传说中的麒麟,人们为了感谢这位仙女的搭救,为其塑造了现在花园里的雕塑,曲靖,也从此被人们俗称为麒麟。
9、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
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现保存在曲靖一中内。碑高1.25米,分上下两截,全碑共403字。此碑立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是大理国时代的遗物,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曲靖市北出土。 碑文记载了大理国主段素顺联合滇东三十七部征讨“妄服背恩”的部落后,会盟立誓,-行赏的史实,对研究大理国官制历史及宋代云南民族关系具有重要价值。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 通: 到达曲靖后,步行至第一中学院内即可。
10、庙山森林公园
庙山森林公园位于城南2公里,总面积4001亩,植有藏柏、柳杉、云南松等多种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葱葱,俨然一道绿色屏障,很有开发价值。今年,我市二期供水工程建设的蓄水池也建在庙森林公园,为我市市区供水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庙山森林公园已规划为一类自然保护区和饮用水保护区,为游人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节假日休闲好去处。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