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扎龙湿地地形特点?

206 2024-09-17 03:17 admin

一、扎龙湿地地形特点?

扎龙湿地是我国最大的鹤类等水禽为主体的珍惜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的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游。扎龙湿地中心位置位于齐齐哈尔市东南26公里处的扎龙乡。它占地面积21万公顷,是我国北方同纬度地区保留最完善、最原始、最开阔的湿地生态系统。这里完整保留下许多古老物种,是天然的物种库和基因库,是众多鸟类和珍惜水禽理想的栖息繁殖地和许多跨国飞行鸟类的重要“驿站”。辽阔的地域,原始的湿地景观,丰富的鸟类资源,距离城市较近的优势已为世人瞩目。

扎龙湿地有乌裕尔河、双阳河、克钦湖、仙鹤湖、龙湖、南山湖等大多水面2000亩以上。湿地中各个弯弯曲曲的长短河道连通各个大大小小的湖泡,形成密如蛛网的水系,宛如九曲回肠的亮线串起一颗明珠,衬托上翠绿的植被,景色十分壮观。夏季丰水期,河水出槽,湖泊外溢,可形成方圆数百公里的明镜水面。扎龙湿地有绿草如茵的大草原和随风摇摆的芦苇荡。纵横交错的港汊河道把万顷芦苇荡点缀得生机盎然。

二、扎龙湿地总面积?

总面积为21万公顷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大、世界闻名的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南30千米处。总面积21万公顷,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也是中国最大的芦苇湿地,是中国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中国首批“世界重要湿地名录”。扎龙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湖泽密布,苇草丛生,是水禽等鸟类栖息繁衍的天然乐园。世界上现有鹤类15种,中国有9种,扎龙有6种;全世界丹顶鹤不足2000只,扎龙就有400多只。

三、怎么去扎龙湿地?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去扎龙湿地:去扎龙湿地可以选择自驾、包车、公共交通等方式。自驾或包车比较方便快捷,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和时间自由安排行程,但需要注意路况和交通安全;公共交通方式可以选择坐车或坐火车,到达后可以选择公共游览车或步行,但需要提前查询班次和车站信息,时间和路线相对固定。扎龙湿地是黑龙江省保存最完好、区内草地覆盖率较高、湖泊分布集中的湿地保护区,是国内重要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也是旅游者喜爱的自然风光区。在前往扎龙湿地的过程中,还可以沿途欣赏自然风光、体验当地人文风情、品尝特色美食等。

四、扎龙湿地形成原因?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为乌裕尔河下游尾闾湖形成的苇草湖沼.

研究认为齐齐哈尔-大庆沙地由北西走向的纵向沙垄和低洼盐碱带组成,与科尔沁沙地一起构成了一个NE向展布的沙带,可能主要形成于末次冰期时期.

其后嫩江进入沙地,对沙地进行改造,在扎龙地区留下众多牛轭湖.后期由于构造抬升嫩江河道西迁,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其尾闾湖最后演化成为现在的扎龙湿地.

因此扎龙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为:风成沙地形成→嫩江改造、破坏沙地→嫩江西迁、乌裕尔河分流→扎龙尾闾湖形成→扎龙尾闾湖退化、湿地形成.因此扎龙湿地与连环湖是在风成沙丘上形成的沼泽地。

五、扎龙湿地地图位置?

“扎龙”为蒙古语,意为饲养牛羊的圈。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乌裕尔河下游,已无明显河道,与苇塘湖泊连成一体,然后流入龙虎泡、连环湖、南山湖,最后消失于杜蒙草原。在齐齐哈尔市区西南部,大庆市的林甸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沼泽芦苇丛,这便是扎龙湿地

六、五一去扎龙湿地好玩吗?

好玩。因为扎龙湿地是中国最大的湿地之一,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美景。在五一期间,湿地内的草木葱翠、鸟语花香,游客可以欣赏到奇妙的风光,体验到大自然的魅力。此外,湿地内还有丰富的旅游项目,如划船、骑马、徒步等,能够给游客带来很多乐趣和挑战。因此,五一去扎龙湿地是很好玩的选择。另外,提醒您要注意保护环境、文明游览,避免对生态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七、杜尔伯特到扎龙湿地多少公里?

杜尔伯特到扎龙湿地21公里,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大、世界闻名的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南30千米处。总面积21万公顷,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也是中国最大的芦苇湿地,是中国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中国首批“世界重要湿地名录”。扎龙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八、齐齐哈尔扎龙湿地丹顶鹤放飞时间?

1 丹顶鹤放飞时间通常在早晨和傍晚2 这是因为早晨和傍晚是丹顶鹤活动最为频繁的时间段,也是它们飞翔的最佳时机,因此在这些时间段观察丹顶鹤放飞非常合适3 此外,如果要观察丹顶鹤放飞,最好提前做好准备,包括提前了解相关资料、选择最佳的观察点和时间等等。

九、扎龙湿地水质清澈的原因?

扎龙湿地水质清澈是因为它的生态环境好,补充水源好。

十、扎龙湿地适合几月份去?

扎龙自然保护区每年的4月份到5月份,8月份到9月份都是最佳的旅游季节,这个时候会有很多的种野生珍禽云集于此,景象十分的壮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