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景观文化与文化景观的区别?

212 2024-03-01 10:33 admin

一、景观文化与文化景观的区别?

景观文化,景观的文化。 文化景观,指的是文化景观。

二、东北文化景观?

净月潭风景区创建于1934年。全区面积20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4.3平方公里,风景林面积80公里,森林覆盖率58.6%。它被誉为“亚洲最大的人工林”。它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而闻名于世。

伪满洲里故宫博物院位于中国东北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广府路北侧。这是一座由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居住的伪满洲宫重建的博物馆。它也是中国现存的三处宫殿遗址之一。该博物馆是长春市著名的特色文化景区,集伪满宫、红色旅游、文化休闲区和旅游服务于一体。

老虎潭被称为“大连老虎潭海洋公园”。它是国家青少年教育基地,是集海洋生物学展览、海洋动物表演、海洋娱乐和海洋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现代海洋主题公园。老虎潭海洋公园是自然和人工智能的完美结合,也是大连滨城的一道亮丽风景。

三、文化现象与文化景观区别?

文化景观不是文化现象的。首先景观是食物,是实实在在就存在的景物的。而现象,只是一种表现的行为,不是食物的。所以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文化的外延十分广泛,几乎凡是有人类参与的任何活动以及活动的成果都可算作是文化的范畴。相比而言,文化景观的含义则要小一些。文化景观则是以上文化现象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它必须落实到地表,是固定在地表上的人类创造物。

地理学之所以研究文化景观正是基于文化景观的这个特点,地理学要探讨的是文化景观的地域分布、扩张和演变的规律。

四、古代露营文化?

古人的露营十分有文化底蕴,每逢好时节,他们就会寻一处户外佳地,讨论学问。加之琴、棋、书、画、茶、酒、香、花等文雅之物的点缀,众人抚琴作诗,好不快活。

五、东北黑土文化的景观?

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地域风情、美轮美奂的自然风貌,构成了当代东北的壮丽画卷。东北地区是世界上三大寒地黑土带之一,黑土文化是中国多元地域文化中的重要一元

六、文化景观遗产含义?

文化景观的概念是在1992年在美国召开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年会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样世界遗产纠纷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混合体 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代表保护世界文化与遗产公约第一条所表述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观的选择应基于它本身的突出,普遍价值,其明确的地理-文化区域的代表性。以及此类区域的基本而具有的独特文化因素的能力。

我国庐山是唯一被选入文化景观遗产地区。

文化遗产:

一类是历史纪念物,第二类是考古遗址,第三类是建筑群。

那么当然这个概念在确定下来以后,写入公约以后 本身它也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变,那么怎么样能够让这样的一个手问尽可能的属于我们人类共同的更多的文化

遗立得到保护 也是人类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不是这几个概念就能够完全涵盖我们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这样的一个基本的需求。

七、文化景观保护要素

文化景观的 6个要素:

①心理要素,对环境的感应和反映;

②政治要素,对土地的配置和区划;

③历史要素,民族、语言、宗教和习俗;

④技术要素,利用土地的工具和能力;

⑤农艺要素,品种和耕作方法的改良等;

⑥经济要素,供求规律和利润等。

八、文化景观论贡献?

文化景观是经由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晶。对于景观中文化内涵的探索,最早由李特尔在具体研究中将自然和人文结合在一起,主张地理学与历史学携手前进。施吕特尔于 1906 年提出“文化景观形态”这一概念,他在强调重视景观外在样貌的同时也要重视其背后的社会、经济和精神力量。

而对文化景观理论贡献最大的是美国地理学家索尔,他认为文化景观所呈现出来的结果是由特定的文化族群将动态的文化因素与自然环境综合在一起产生的复合体。在他之后,地理学家对人文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了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上。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人口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存在城市和乡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需要得到更强有力的保护。

在 1992 年召开的第 16 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文化景观遗产成为《世界遗产名录》的一员。自此,“文化遗产景观”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体系中一新的成员。作为文化与自然桥梁的文化景观遗产,它更能展现出人类与自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共同达到的一种可持续、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文化景观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既包括平面的,也包括立体的;它反映着物质世界,也反映着非物质的;它们从历史中走来,又承载着历史。在文化景观变迁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产物,历史文化街区在时间的流逝中与周围的人和物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共生关系。所以对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既要重视遗产本身,也要重视与遗产共同生存的自然与社会环境,这样才能为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营造出良好的。

九、什么叫文化景观?

人文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

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十、什么是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  自然风光、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它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文化景观"这一词自20世纪20年代起即已普遍应用。索尔,C.O.在1925年发表的著作《景观的形态》中,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作用于自然景观的结果,主张用实际观察地面景色来研究地理特征,通过文化景观来研究文化地理。  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个长期过程,每一历史时代人类都按照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把它们改变成文化景观。由于民族的迁移,一个地区的文化景观往往不仅是一个民族形成的。因此,美国地理学者D.S.惠特尔西在 1929年提出了"相继占用"(sequent occupance)的概念,主张用一个地区在历史上所遗留下来的不同文化特征来说明地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  文化景观的内容除一些具体事物外,还有一种可以感觉到而难以表达出来的"气氛",它往往与宗教教义、社会观念和政治制度等因素有关,是一种抽象的观感。文化景观的这种特性可以明显反映在区域特征上。法国地理学家戈特芒,J.也提出要通过一个区域的景象来辨识区域,而这种景象除去有形的文化景观外,还应包括无形的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的形成因素很多,研究分析这些因素对区域研究十分重要。例如1963年英国地理学家J.E.斯潘塞和R.J.豪沃思比较了 3个近代农业区(美国玉米带、菲律宾的椰棕区和马来西亚的橡胶园)的农业和文化演变,得出了形成这些农业文化景观的 6个要素:心理要素,对环境的感应和反映;政治要素,对土地的配置和区划;历史要素,民族、语言、宗教和习俗;技术要素,利用土地的工具和能力;农艺要素,品种和耕作方法的改良等;经济要素,供求规律和利润等。对这些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来划分出农业文化区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提要